唐大林:在马鞍,“有事找大林”!-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

唐大林:在马鞍,“有事找大林”!
2024-01-05 07:58:00
来源:新华日报
【字号:  】【】

□ 本报记者 李 凯

2023年夏天,用3个月时间跑了省内外五地26个工地,寻访50多名工地老板,帮40名老年园林工人讨回工资18万元;上个月,通过及时推动变卖“跑路”老板的鸡鸭鹅鱼,帮助31名年龄大的务工人员拿到64万元工资……53岁的南京市六合区司法局马鞍司法所所长唐大林,工作中依然很拼。当记者问及“是什么支撑着你不计付出管到底”,他说:“看着老人们手中被汗水浸染、字迹都有点模糊的工时票,我心里不好受。”

马鞍街道地处六合北部山区,当地群众已习惯了“有事找大林”。33年前,唐大林高中毕业,回到当时的大圣乡夏里村。成为一名村干部后,他带领村民尝试种植秋熟西红柿,不少群众由此成为当地第一批“万元户”。唐大林28岁时,成为全乡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。

2012年,正值大圣社区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关键期,1.2万亩农田要重新分配,涉及1000多户农民切身利益。唐大林服从安排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,接下这块“烫手山芋”。他用心用情,耐心做好说服劝导工作,扫除发展路上的障碍后,他带领村民变散户种植为合作社规模经营,一举打响“大圣水芹”特色农业品牌,为社区创成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打下了基础。

担任马鞍司法所所长这些年来,唐大林几乎走遍马鞍各个角落,经常身处一线化忧解纷,调解大小矛盾纠纷2000余件,平均每三天就有一起。其中,马鞍版“六尺巷”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。

村民小郭家和老项家因盖院墙起纠纷,有人被打伤住院,两家报警共有十几次,拉锯式调解耗时长达半年。其中一方坚持起诉,因为唐大林一句“仁义值千金”犹豫了。为了避免“打一场官司,结三代怨”,唐大林一趟趟跑,当他再一次蹚着泥巴路、衣服湿透出现在他们家门口时,两家人最终握手言和,各自把院墙往后移了几十厘米。

唐大林有一副古道热肠,接访工作中他经常遇到一些群众情绪激动、不理解的情形,有一次劝架时衣服被扯破、眼镜被摔掉在地上。他打不还手、骂不还口,始终笑脸相待,还经常自掏腰包接济生活困难的人。他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减少和避免矛盾发生,为此率先在马集社区试点开办全民普法农民轮训班,后来每周在15个村居流动开展乡村普法。他创新建立“访调驿站”,使更多的初信初访问题通过调委会第一时间得到化解。在唐大林看来,调解员的职责就是“息事宁人”,让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。越来越多群众逐渐养成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的习惯。

继2022年获全国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”表彰之后,近日,唐大林被省委宣传部评为江苏“最美法治人物”。事迹分享会上,家人说,唐大林每天早出晚归、在村里时曾经多年不拿工资还倒贴钱;邻居唐卫平说,他带领很多村民种西红柿致富了,却忙得没空管自家地;同事曾云海说,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事情,大伙都会求助于他。

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。“我是个农民,我知道农民最想要的是什么。做好基层农村工作没有秘笈,说到底就是要善于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,今后我会更努力为群众服务。”唐大林说。

作者:  编辑:王语涵  
微信截图_20240105085205.png

热点新闻

推荐新闻

"));
网站地图